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回太禅与守阙  (第2/3页)
枪”这功力就是“先天无上罡气”    而练得这“先天无上罡气”最高明的,除了武当两个现下生死不明的长老外,就只有一个人。    这个人当然就是当今武当派掌教太禅真人。    莫艳霞已倒地。    他刺杀守阙上人时,守阙却扑向白凤凰。    莫艳霞要刺杀孟相逢、邓玉平时,守阙已一手扣住了她背后的五处xue道。    莫艳霞来不及一声惊呼,邓玉平的剑已出手。    邓玉平是向不习惯留活口的。    这个“猫”行动就这样结束:    原来是莫艳霞搏杀邓玉平,孟相逢和猥琐老者的,应欺天和左天德狙击守阙上人的,而今守阙上人却制住了莫艳霞,邓玉平杀了她。孟相逢则迅速地解了梁斗,齐公子、萧秋水、曲家姊妹的xue道,而猥琐老人却杀了左天德。    配合无间,天衣无缝。    等到司空血、单奇伤、古同同和许郭柳想要出手时,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    连应欺天定过神来的时候,也来不及了——    “猫头”行动,彻底失败!    只听那原本猥琐而今神光焕发的老人道:“‘狗尾’行动,全部成功!”——    “狗尾”行动?    “狗尾行动。”那老头眼睛闪动着精警的亮光——不是狡猾的,而是比狡猾更睿智的光芒。“对。就是狗尾行动。”他再次的摆摆手。    他摆手的姿态很奇怪,不是五只手指在摆动,只有四只——四指进伸,中指却屈收。应欺天觉得这姿势很熟悉。这姿态就像一条狗在摆尾。    在他们未动手前,这老头仿佛也对守阙上人这样摆了摆手,好似是在劝慰他不要太伤心。他省悟他知道得已太迟。他那时还在满意自己等人布署的“猫头”行动,却不料别人已伏好了“狗尾”行动的杀着。    疏忽永远是最可怕的错误——它的可怕并不止在低手,尤其高手,也一样会犯。    而且疏忽往往与轻敌同时发生。    轻敌的结果——往往就是死!    而轻敌者在轻敌时还常常以为自己高估了敌人。    应欺天觉得很孤立。他知道守阈上人这等高手的武功。他没有寄望于单奇伤、司空血及彭家双虎等人。    可是他很沉得住气。他一直很骄傲一点,他是柳五公子身边的红人,也是强人。所以他说:“你就是武当掌门?!”他问得很客气,很沉静,他是向着那本来猥琐而今变得十分英睿的老头问的。    “是的。”那老头点头道“我是太禅。”    “你是怎样知道我们是…?”应欺天问。向来是他暗算别人的,而今却遭了别人的暗算。    太禅真人颔首道:“天正显然是被暗杀身亡的,他的伤口,由后穿心而过,因而致命。    杀的凶手显然是木蝶禅师,他手中有剑,剑上有血,而他眉心xue有一金印,乃中‘拈花指’而殁的。‘拈花指’只有天正谙使。”太禅真人每一点都很精细,说话也很扼要:    “龙虎大师伤口仍有血溢出,显然刚死不久,且在天正死后发生的,他伤口在背后,也是给人暗算的,是枪所刺伤,而木蝉大师手里倒提着枪。我了解龙虎的为人,他不可能背叛天正,那因何在天正杀了凶手而自己身亡后,再为木蝉所杀?木蝉纵不是主凶,至少也是帮凶之一。”太禅真人缓缓道。    “是。”应欺天不得不承认“木蝉也知天正怀疑他勾串外人,所以木蝉在天正未中剑前,一直没有出来,就是怕天正生了疑心,反而不能得手。”    “可是,”应欺天问道“…你从何判定此事,一出手就杀人?”    武当是名门正派,而且是道教中人,理应审慎从事,而且慈悲为怀,在未百分之百肯定杀无赦时,不可动辄杀人。    太禅真人笑道:“这事开始只是怀疑,后来却确定了,因有人告诉我的。”    应欺天不信道:“谁?”    太禅真人道:“天正。”    太禅真人缓缓走过去,静静地摸住了天正的手,又轻轻地把他上搭的右手牵开,露出左手,左手背赫然有几个字:    小心木蝉。    这几个字显然是用鲜血点来写成的。    敢情是天正临死前,还念念不忘木蝉的狼子野心,但碍于少林声名,或无证据,故写于手背上,让亲信龙虎大师收葬时,可以看见,以便儆戒,图有朝一日,可力挽狂澜。    讵知龙虎大师看不见,已永远看不见了。看到的却是太禅真人。他了解天正大师,正如天正了解他一样。有一种人,虽彼此没见过几次,但人生能相互了解。也许他们本来是同一类人的原故吧。    “何况,”太禅真人笑笑又道“敢要杀天正的人,也定想杀我。”——    而且杀天正和太禅的原因,往往是同一个——    权!    像太禅、天正等方外高人、除了这盛名之累,还有什么可以要争夺的?    太禅真人无所谓的一笑,接道:”别人以为我会光明正大的找人决战,而且绝不会施暗袭。其实不然。这也要看情形。别人要暗算我,我就可以暗算他。前辈风范、光明磊落,可不是叫人光挨打不还手,任由别人杀戮的:这点我不怕人垢病。我不是天正,天正诚于天,我只诚于人,人对我好,我比他更好。人向我使jianian,我则比他更jianian。人若对我不诚,我亦对他不诚。江湖上本就:‘以牙还牙,以血还血’。天正是要舍身入地狱,我是主张好人上天,坏人下地。”他笑了笑又道:“我又不太坏,为何要先下地狱?天理不公平?”    应欺天无言。遇着太禅真人这样的人,任谁都没有办法。这种人不怕使诈,因为他也可以使诈;这种人也不怕诚实,因为他也诚实。    “而且,”太禅真人那双比狡狯更英睿的眼光又在含笑“你们暗杀天正、龙虎,我们偷袭你们俩人,这个是很公正吗?”太禅张望上面,道:“天道为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