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第3/3页)
    “大小姐,怎…怎么办?”连伯胆颤低喃。    “别说话,别回头,赶紧回家去。”她简洁有力的说道,不容质疑的口吻。    连伯瞠大眼睛,心惊的想,晚归已罪不可恕,何况还带个陌生的男人…他实在不敢再往下想。    蔺采蓁觉得能够幸运逃过一劫,是男人自身的造化,她压根没想把个陌生人带回家会引发多大的风暴。    蔺采菱倚门而立,终于听见叩门响声,迅速拉闩开门,让引领等候已久的人进门。    “谢天谢地,你们总算回来了…”看见陌生人,她楞了楞,不禁问:“他是谁?”    嘘!蔺采蓁一手拉着大妹,一手捂着她的嘴巴。    “小声点,这会儿官兵怕还没有走远,到里面再说。”她吩咐,由着连伯将门锁上,连同男人一起走到较里面才放开手。    “这是怎么回事?什么官兵?你们遇上官兵吗?”蔺采菱忙不迭追问。    连伯抹着汗,半天说不上话,还是蔺采蓁说清楚所有发生的事,叫大妹听了咋舌不己。    “你愈来愈大胆了,带陌生男人回来,让爹发现可麻烦了。”    “这也是不得已的。”蔺采蓁说:“先让他住一晚,明天再安排他到旧园,不会叫爹发现的。”    呀!蔺采菱忽然叫了起来,忙说:“我都忘了,爹找你一整天,现在还在书房等你呢!”    蔺采蓁轻蹙眉,望向黑漆漆的屋子,不禁心生疑虑。    “家里有事发生?”她问。    “没呀!”蔺采菱摇头。知道jiejie到旧园,她守着家没敢离开半步,就是怕父亲出门。    “那是有人来家里?”她又问。    “也没呀!”蔺采菱又摇头,偏头一想忽地记起来,她叫“没人来,倒来了一封信,爹看了信之后,就开始找你。”    “信?”她困惑着。“谁寄来的呢?”    不过,管他是谁寄来的信,只要不是她在外面的事让父亲发现就好。    蔺采蓁吩咐连伯照顾带回来的男人,让他吃饱饭后在客房里过夜,还要连伯多取条被子给他盖,实在是天气太冷,破庙的惨剧叫她心悸。    之后,她独自到书房见父亲,她轻敲响门,里面传来父亲的声音。    “是我,蓁儿。”她回道。    “等等!”蔺孙命令,安静了一下,他的声音才响起“进来吧!”    她推开门,走进黑暗中。    “快把门关上。”蔺孙命令。    她依言而行。    蔺孙吹燃火焰点亮油灯。    宵禁之后,蔺孙就在蔺采寨的提议下将书房的门窗封紧,不但方便在夜晚看书,还可以在紧急状况发生时供应变之用。    “爹有事找我?”她主动开口。    蔺孙点头,直接进入话题。    “前些日子,爹给汴京的赵伯父写了一封信。”他说:“我告诉他这里战况吃紧,易县岌岌可危,问他是否愿意让你和士安提早完婚?”    她怔了怔,心里十分意外。    士安是赵伯父的第三个儿子,她只见过他一次,就在那次注定了他们的姻缘,反正女儿家迟早是要嫁出门的,对于父亲的安排,她当时也没有意见。    可是,为什么是在这个时候?在她最不想离开易县的时候。    “时局不安,到处兵荒马乱,这样恐怕不太好。”她试着改变父亲的决定。    “就是因为如此,爹才想尽快替你做安排。”蔺孙叹道:“你娘死得早,爹身边又少不了你,才害得你二十岁了还没有嫁出门,外头早有风声流言说你是嫁不出去的老姑娘。”    他说的十分严重,原来攸关面子问题。    “别人说别人的,蓁儿才不在乎。”    “可是爹在乎!”蔺孙接口,煞有其事的说:“如果爹把你一起带回乡下老家,免不了被乡中父老指责,怪爹在你娘死后没有好好的照顾你。”    “回乡下老家?”她全心关注着。    蔺孙点了点头。    “是的,爹打算告老还乡,虽然这里没有被辽军侵袭,但谁也不能保证明天的事,趁现在还能走就走吧!爹带着你两个meimei和弟弟回乡,应该不是难事。”    蔺采蓁张大了眼睛。“我呢?”    “你放心,你赵伯父今天来了回信,说愿意提早进行这门婚事,只是路程太远一来一往挺麻烦的,提议不如让你直接出嫁到汴京,等赵家接到人,再风风光光办场婚礼。”    这赵家倒是挺会打如意算盘,明知边关告急却推托路程太远,分明是害怕受到波及才不肯前来迎娶。    蔺采蓁对赵家存了坏印象,更不想嫁给赵士安,想自己的一生怎能交给一个对自己安危漠不关心的男人?    何况她和赵士安交谈不过三句话,印象中的他尽是一张傻笑的脸,傻子一样的人怎么能做她的丈夫呢?    蔺孙喊了她好几声,她才回过神来。    “爹觉得这主意挺好。”他欣慰的说:“虽然爹和你的弟妹们不能看着你嫁出门,但相信赵家一定会好好待你的,这样爹也对得起你在九泉下的母亲。”    听父亲的口气,似乎十分满意赵家的决定,甚至已经认同这样的安排。    “女儿宁愿跟着爹一起回乡下。”她悻悻道。    “傻话。”    “是真话。”她接口强调“如果我就这样嫁出门,让爹和弟妹们留下遗憾,还不如算了。反正回到乡下,等日子安定下来,那时再谈婚事也不迟。”    “胡说!”蔺孙一口回绝,断然说:“爹已经决定答应赵家,过些日子等事情安排妥当,就送你出门到汴京,你就安心待在家里等着做新嫁娘,不要再到处乱跑。”    蔺孙想起女儿一整天不在家,就数落她一顿。    一旦要出嫁,名节似乎也跟着重要起来,尽管他从不限制她,但是给人家一个清清白白的女儿,对他来说还是重要的。    蔺采蓁低着头受教,心思却愈飘愈远,想不到自己的终身大事就这么给定了下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