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赵范归来 (第5/6页)
,那就不能强迫了,你还是多注意一下,不要让冷牙坏了我们的事情。” 白女点头后,道:“属下遵照殿下的意思,开办了一个秘密训练人员的学校,现在需要一笔经费和学员,还请殿下签署这个。” 我接过她递过来的那张纸,看了一下,问道:“一定要我签署吗?这个事情是很秘密的,不能让太多人知道的,你这么做不是公开了吗?” 白女肯定的道:“如果要想将事情办好,有些东西是必需要公开的,况且不以这个做掩护,事情会更难办。” 我犹豫了一下,还是在这张申请开办一所学校的纸上签上自己的名字,并盖上印章。 在我印章离开纸张的那一刹那,我心中涌起一种明悟,有许多真心求学人的命运将因为我的这个印章而改变,至于对他们是好是坏,那就不是我现在可以知道的。 在白女离开后,我站了起来,走到外面的小院中,深深呼吸了一下冰凉的空气,冷静了自己的一些思绪。对着那些无精打采的植物子了半晌,然后长叹一声,走回小楼,在我心中这个时候突然有了一种落寞,一种孤单的感觉似乎包围了我,让我再次感受到那种为上者的寒冷。 直到竹的一声清唤才让我的注意力发生转移,看到竹秀丽的容颜,我这时有了一种冲动,一种男人的冲动,走了上前,一把抱住她,轻轻说道:“我要你今天陪我。” 竹先是微微一怔,然后温柔的道:“竹永远是殿下的,殿下想什么时候要竹都行。” 这个时候什么言语都已经是多余的了,我猛的一发力在竹的轻呼声中,将竹整个抱了起来,进入小楼中的卧房中,然后用脚将房门关上,隔绝了和外部的联系。 这一天,竹彻底的成为我的女人。 三天后,在龙成的队伍出发一个时辰后,我接到消息,赵范一行人下午就要到达健康的码头。没有任何迟疑,我下令摆出最盛大的欢迎仪式,让司马风将这个消息公布,设法让建康的居民也到码头去欢迎他们,并让岳雨维持秩序。 我让竹给我细心梳洗一番后,换上我那套许久都没穿过的太子服饰,并督促姿儿彩云诸女也换上最隆重的礼服陪着我去码头等他们。 我让郑天准备好一辆没有遮掩的敞蓬马车跟随后,就秘密在郑天的护送下前往码头边的一座三层酒楼。这是特意安排的地方,在它的最高层可以直视河岸,看到来往的船只。 在前往码头的途中,沿途道路边的人家户户都张灯结彩,各式不同的灯笼和绸布将整个大街装点的喜气洋洋,无数的人穿着新衣,脸挂期盼的笑容,站在路边兴高彩烈的激烈议论着什么,不时有一阵轻松愉快的笑声传来,表达他们这个时候高兴的心情。 和我同车的彩云看着这些人兴奋的样子,露出迷人的笑容道:“这些人肯定是将过年的行头全都拿出来了,看来这些普通的人对于我们的战士也是十分的欢迎和拥戴的,表哥觉得了?” 我听了彩云的话,又望了正在对我马车议论纷纷的人群一眼后,感叹的道:“他们是善良的,知道是什么人使的他们免受刀兵之苦。其实他们的要求真的很低,就是可以平安的过日子,可惜的是这个愿望总是难于实现,希望我将来不会让他们失望吧!” 姿儿轻声的劝慰道:“殿下现在做的,不就是让他们安居乐业吗?殿下又何必这么苛责自己,只要殿下心中有他们,相信殿下终归可以实现殿下的心愿的。” 我微笑着看了她们一眼,然后不再说话,默默感受着窗外的欢乐氛围,想着一个有趣的问题。直到我坐上那座护卫严密的酒楼中,我才再次开口问姿儿道:“你猜我刚才再想什么?” 姿儿脸上泛起一线浅笑,轻摇螓首,细声道:“殿下的心思妾身向来猜不透,就请殿下不要为难妾身了。” 我柔声道:“其实我是在想,如果我有一天死去了,他们这些人到底会是难过,还是高兴,我对这个答案很是好奇。” 彩云嫣然一笑,取笑我道:“表哥一天到晚就想这样无聊的问题,真是没意思。” 姿儿先是看了彩云一眼,然后才子着我平静的道:“别人妾身不知道,但是妾身一定不会难过。” 我微笑着问道:“为什么了?” 姿儿天经地义般的说道:“哪个时候妾身已经在陪着殿下,又怎么会难过?” 我子着她认真执着的眼睛,温柔的说道:“你真是一个笨女人!” 姿儿灿烂的笑了开来,调侃着道:“殿下可以看上妾身这样的笨女人,那不是说明殿下是个比妾身还笨的男人吗?对吗,我的殿下!” 我哈哈大笑道:“不错,我确实是一个痴愚的男人,但是有了你这样的笨女人陪伴,那也不负此生了。” 也许是看不惯我这个时候的样子,彩云哼了一声,道:“你们少在这里rou麻,我可是看到大船已经要来了。” 我站了起来,一群战船和民船混合的舰队出现在我眼帘中,底下那群文武官员的站立处,也起了一阵騒动,一个人影匆匆的跑了过来。 不久,郑天就上来告诉我,赵范他们已经要到了。 我微微一颔首,就带领姿儿和彩云下去了,因为这是正式的场合,除了姿儿和彩云外,别人都不能跟在我身边和我共同行动,就连念雪都是站到文官那群人中。 当我下去后,司马风和岳雨带领着建康的文武官员纷纷对我行礼,参见之声整齐高亢,连远处的百姓都察觉到我的到来,掀起一阵更高亢的欢呼声,甚至连“殿下万岁”这样的话也传入了我们的耳朵。 看到这些官员脸色有些改变,我温和的道:“这是平民所言,当不得真的,你们不要在意。郑天,你去告诉他们一声,本王现在只是千岁还不是万岁。” 在郑天领命而去后,我将头转向码头,一艘足有二十米的战船驶入水港,正向岸边靠来。上面甲板上的几个士兵正用一个担架抬着一个左脚和头部包裹着白布的半坐中年人挺立在寒风中,后面还站着一群互相扶持住的伤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